说得好。对于整个病程来讲,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片断,就好比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,我们看了其中的一集,就要分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,如果我们看到的是开头或者中间,有的坏人可能比好人还象好人。所以呀,显微镜以外的功夫也相当的重要。
临床病理,一定要结合临床。有位老师说过,好的诊断报告面对法官时也充满自信。
莫悲哀,一切都是浮云啊 我敢断言,国内病理恢复元气需要50年
主要是如果临床诊断错误是要赔钱的
必须要有个良好的思路,局限书本只会成为书本的奴隶,受教
病理就像一顶安全帽一样:用你时,戴在头上。不用时,放在腚下,当凳子坐。
这是所什么级别的医院?
看到老师的文章真的很高兴~[emot]1[/emot] 从您的文章中,我再次强化了“学习无处不在”这个道理。 和临床医生的沟通,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,可以学习和了解疾病的过程和进展,更可以准确的完成病理诊断。 谢谢老师~
要有“读片深度”! 这个观点很好,我完全赞同!
很多医生包括某些院长以为买几台好仪器就解决问题了。所以他们的网站上都是我们有xx仪器,固定资产多少。说实话,中国的医院里面硬件比美国最好的医院好的不应该少于10家! 这个事情跟中国的医疗环境,医生的态度,和对病理的不重视有关系。(1)一方面中国的医生没有承认错误的文化(也阻碍了进步),所以错了不会承认,这也是很少有大师出现的原因。还有培训体制有问题,某些人以为都读书就会看病了,医学是一门艺术!(2)另外怕医疗官司, 这可以理解, 中美都一样。(3)第三,国内对病理的不重视。